时光网特稿 改编自山田洋次《家族之苦》的《麻烦家族》今日公映,时光网记者专访首次做电影导演的黄磊。在红火的市场上,这样一部片子怎么看都不是典型的“卖相作品”,原以为黄磊会壮烈推销他在46岁高龄试水的“老处女作”,结果黄老师却一副“今儿首映,明儿最后一场路演,再做几个访问,OK上映了,您爱咋咋地,跟我没啥关系了”的样子,因为他压根儿没把当导演这件事想得太严重。
黄磊也不怕大家给他贴标签,直言“您也可以说这是我最后一部作品”,因为在小厨看来,又做综艺节目又开文化公司又忙着制片以及桃李满天下的他已经够忙够可以了,不需要再用一部电影证明自己。说白了,“钱和名声,我在乎哪个?当然是名声。”黄磊说,电影拍得没毛病,排片、票房“都是小事儿”。
整个采访在友好愉快的氛围中进行,文字表述出来或有歧义,请读者自行转换成“开心回应、并无黑脸”模式。黄磊说:“其实拍电影就是一个找知音的过程,你说我要不要你们全体都喜欢?不需要,干吗非得大家都买票呢?一说您票房已经超过《速8》了,不可能!但我不能因为超不过《速8》,就立志去做一个能拍出《速8》那样电影的导演。”
有些“大IP+小鲜肉”确实卖钱,有些是对市场的破坏
《麻烦家族》改编自山田洋次的《家族之苦》
时光网:你是指“大IP+小鲜肉”这种看起来很保险的配置?
黄磊:我跟你讲,中国观众这两年也被锻炼出来了,怎么认烂片?我看网上有一些“指标”,那个都是卖相,但是你不能除了卖相就没别的了,你可以卖相好,卖出来的东西品质也好,拆掉包装还有惊喜,这是好东西。《麻烦家族》这个电影所有来看的人都说没想到,因为开始大家都是给面儿,捧场,看完之后有的给我发微信,或者发朋友圈,说真的不是客气或者恭维你,说真没想到。因为开始大家也觉得它卖相不好。
黄磊北大交流现场成为情感咨询专家
山田洋次赠送黄磊《家族之苦》原版剧本,黄磊回赠《麻烦家族》的影集
《麻烦家族》剧照
说实话,中国电影这些年,虽然商业的进步,票房的进步,挺让人雀跃的。但是从电影来讲,我真觉得没有特别大的进步。有好电影,但烂片为主。你就觉得怎么会有“这种”电影?不能理解。有些片我都没看完,就觉得怎么会产生这种东西?他是怎么想的?为什么要这么做?想来想去俩东西,一是虚张的自以为是,一个就是利益驱动。所以就会出现某些电影,像你刚才你讲的卖相。一看嘿,这导演、这监制、这演员、这IP,肯定卖钱,确实也卖了钱,三五亿都有,但你不觉得这是对市场和电影的一种破坏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