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资讯

永新盾牌舞融入学前教育专业舞蹈教学实践研究

永新盾牌舞是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是赣舞文化的代表之一。它是以盾牌、铁叉、短刀为道具,集舞蹈、武术、音乐、杂技于一体的民间舞蹈形式。主要表现两军对垒破阵、相互攻守拼战的场面,阵式变换多样,有着浓郁民族特色和磅礴的战斗气势,充满阳刚之气。在民俗、艺术、教育等方面蕴藏着广泛而又丰厚的历史文化价值。学校作为文化传承的重要阵地,在传承地方传统文化方面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和条件,就这个层面上而言,将盾牌舞融入舞蹈教学实践和专业课程建设,从而实现其活态传承的目的,可谓意义重大。充分利用地方传统舞蹈文化资源,将其融入学前教育专业舞蹈教学实践和课程建设中,不仅对地方传统舞蹈文化资源的保护与传承起着重要的作用,同时也是学前教育专业教学改革的有力举措,对于提高学生的舞蹈理念、继承中华优秀文化、发扬中华美学、彰显其特色,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将宝贵的赣舞资源融入学校人才培养的过程之中,对于其保护传承有着重要的意义。在新时代赣舞文化保护传承的背景之下,挖掘永新盾牌舞的审美价值、训练价值和艺术价值,将其融入高校舞蹈课的教学之中,加深学生对赣舞文化资源的理解与认知,潜移默化感受赣舞文化的魅力,从而增强对赣舞文化的文化自觉与文化自信意识,这是当下赣舞文化走向的必然趋势和内在要求。以学前教育专业的同学为例,学前教育专业学生将为“纯洁得像白纸一样“的广大幼儿提供教育教学服务,这对他们提出了很高的道德品质、文化修养和专业技能要求。另外,学生多为女生,阴柔有余,阳刚不足。将极具文化内涵、又充满阳刚之气的永新盾牌舞融入学前教育舞蹈课堂,不但能让学生体验优秀传统舞蹈文化,还能滋养他们的文化修养,更可以培养阳刚之气。永新盾牌舞不仅要在理论上注重其保护与传承,在实践中也要积极探索。因此,将其融入到舞蹈教学实践与人才培养的多维度环节之中。从学生全面发展角度出发,基于理论与实践互促的“双创”理念,以“如何学好中国历史,讲好中国故事”为问题的逻辑起点,思考“培养什么人,为谁培养人,如何培养人”的实践教育命题,具有重要的实践意义。探索优秀传统文化,将永新盾牌舞融入学前教育、舞蹈课堂,激发学生对传统文化的感受能力,提高他们的文化修养、道德素养和精神面貌,很有必要。

挖掘整理永新盾牌舞资源

永新盾牌舞内容丰富,形式多样。为了能够将其与课堂教学有机融合,有必要对该舞进行挖掘、收集和整理。把永新盾牌舞引入到学前教育舞蹈课堂,丰富课程内容,形成课程特色,制造“课堂兴趣点”,让学生感受优秀传统文化的魅力,有效提升学生学积极性和能动性。

提炼永新盾牌舞中的育人要素

永新盾牌舞集舞蹈、武术、音乐、杂技于一体,是我省赣西南赣舞文化的典型代表,在民俗、艺术、体育等方面蕴藏着广泛而又丰厚的历史文化价值。在将其与学前教育舞蹈课程相融合的过程中,需要对盾牌舞进行分析,提炼出适合学校课堂教学的内容,尤其是具有育人效果的要素。甄选集思想性、艺术性、趣味性的教学元素和教学案例融入学前教育舞蹈课教学中,实现传统文化与舞蹈专业课程的有效融合。发挥课堂育人主渠道功能,深挖永新盾牌舞中的文化元素和育人元素,将其与课堂有机融合,让学生在学舞蹈编排、动作和技能中感受优秀传统文化的魅力、领悟优秀传统文化的内涵、接受优秀传统文化的熏陶,让心灵得到滋养,达到“以文化人、以文育人”的隐形“课程思政”目的。

探索永新盾牌舞有机融入课堂的有效路径

舞蹈课既有理论性、技能性、实践性,还有思想性。学生舞蹈课程的学,可以塑造体形、陶冶情操、获得技能。学前教育专业学生还可以获得舞蹈教育知识和舞蹈教育技能。如何实现蕴含丰富优秀的文化传统、民族精神、道德情操的永新盾牌舞与学前教育舞蹈课的有机融合,充分发挥各自优势,形成合力,达到育人效果,是本研究的重点和难点。以创新的教学设计推动优秀传统文化进课堂,倒逼课堂教学改革,有助于进一步落实“三教改革”精神和课程思政建设要求,解决思政教育和专业教育“两张皮”的现象,增强课程教学的实效性。

制定校本课程建设

随着学前教育专业的发展,舞蹈技能课的设置也逐渐完善,其中中国民间舞是舞蹈课的核心内容,但各校几乎都是以传统的汉、蒙、藏、朝、维等几大民族的舞蹈教学为主,对于一些当地极具代表性的民间民俗舞蹈则缺乏重视。可以说,地方传统舞蹈文化资源是学校校本课程建设的重要载体和内容,学校应该以当地具有特色的、无可复制的文化资源为依托,将其纳入中国民间舞的教学实践之中,加快校本教材开发,大力推进校本课程建设,使地方传统文化切实成为舞蹈教学中必不可少的优质资源。永新盾牌舞舞蹈动作鲜明,具有丰富的舞蹈语言,由八个阵式组成各种花样,动作雄健有力、迅猛矫捷、灵活多变,气势磅礴。在对打时,舞者微微屈膝呈扎马步状,一脚全脚踩地,一脚点地,在作战中可用于绊倒敌军,舞步多为“丁桩步”和“矮桩步”,有时也用“擦桩”“溜马桩”等步伐,上半身体态基本上是含胸前倾,重心放低,坚实沉稳,利于刺击敌人,眼神坚定地跟随着刀叉方向,在打斗过程中不断抖动短刀和铁叉,嘴里发出“呵”“嘿”等呐喊声,刀叉齐鸣,人嘶马叫,分外壮烈。从以上得知永新盾牌舞已具备纳入学前教育舞蹈校本课程的条件,学校应根据实际情况,大胆尝试将这种颇具特色的当地舞蹈文化资源引进舞蹈教材,融入学前专业的中国民间舞课堂,探索校本课程建设。

总之,将赣舞文化资源融入学前舞蹈教学实践的探索,是新时代高校舞蹈教学改革发展以及赣舞文化保护传承发展工作的内在要求。这一探索实践并非一朝一夕即可完成的,它需要教学人员、科研人员、学生的共同努力,积极探索、努力钻研方能形成和完善。因为,任何一种舞蹈文化,只有在真正了解其文化内涵本质的基础上,以现代人的审美观念、研究态度,并以前瞻的意识和发展的眼光,紧抓赣舞文化特征、追求更深层的文化底蕴,才能指导我们更好地为赣舞文化的保护传承工作添砖加瓦。故此,将永新盾牌舞融入舞蹈教学实践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这不仅是当前赣舞文化活态传承的重要渠道,同时也是舞蹈教学实践改革的内在要求,唯有将教学与传承相结合,才能使民间传统文化代代传承。

作者:胡怡,于嘉瑶,江西旅游商贸职业学院,课题名称:优秀传统赣舞文化融入高职学前教育舞蹈课堂研究与实践——以永新盾牌舞为例,课题编号:JXJG-22-55-4。

免责声明:文章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本站不对其内容的真实性、完整性、准确性给予任何担保、暗示和承诺,仅供读者参考,文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本文内容影响到您的合法权益(内容、图片等),请及时联系本站,我们会及时删除处理。

作者: admin

为您推荐

发表回复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

返回顶部